地下水質監測背景描述
在各項環境污染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由於不像其他污染,如:空氣、水質、廢棄物、毒性物質等危害立即明顯,故常為人們所忽視。
但是,土壤及地下水之污染卻是整體環境問題重要的一環,與飲用水、工業廢水、農藥、毒性物質、危害性廢棄物等問題息息相關,其一旦發生污染情形,便足以破壞生態平衡,降低土地利用價值,並危害國民健康。
基於保護國土之理念下,國內土壤及地下水相關污染管制及整治法規已逐一完成修定並陸續公告。
因此,如何有效掌握轄區土壤及地下水之潛在污染狀況,並適當實施因應措施,已是當前環保機關及相關經營業者之首要課題。
隨著桃園市境內工商業發展與經濟成長,工業區內工廠林立,衍生出許多環境污染問題。
依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等相關條文規定,為防治土壤及地下水之污染,地方主管機關必須針對轄區內土壤及地下水進行定期檢測、污染調查工作。
因此,本局自民國90年起,陸續於桃園市境內完成林口工三工業區、中油桃煉廠、龜山工業區、大園工業區、觀音工業區、中壢工業區、幼獅工業區、平鎮工業區、海湖坑口工業區、長發工業區、永安工業區等11處工業區,總計有30口場置性地下水監測井之設置並於豐、枯水期進行水質採樣監測分析,以持續監測桃園市工業區地下水質長期變化趨勢,以作為防治與管制地下水污染之依據,以期望能第一時間避免重大地下水污染事件發生,同時為掌握可能之污染影響範圍,協助處理土壤地下水可能的污染問題,為相關應變措施提出之參考,便利後續管制及民眾參考,以確保民眾之健康安全與環境衛生。